農業再生+關注

台南官田菱角產地直擊,「採紅菱」其實不浪漫,老饕吃法不藏私分享

聽過「採紅菱」這首歌嗎?現實與曲中浪漫景象並不相同。在台南官田的菱角田裡,須得穿上青蛙裝、忍受曝曬,或跪或坐才能採集,每顆菱角都得來不易。在地農民分享務農過程,和豐收的喜悅之情,老饕吃法也不藏私推薦。
2023-12-23 (新聞來源: 微笑台灣 )
採收完一大盆菱角的婦人開心展示成果。

每年9至11月間,是台南市官田區菱角的盛產期,官田區因為埤塘不少,加上有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等水源,提供菱角最佳的生長地,而屬於保育類的水雉最愛在長有菱角、蓮花等浮水植物的埤塘築巢繁殖。

官田區農民戴昌易承自父親留下來的稻米和菱角產業,雖然辛苦經營但是甘之如飴,而與水雉和平相處,也讓他的務農生涯增添精彩。

忍曝曬採菱角

這天陽光燦爛,雖然北部下起寒雨,但是台南市官田區的天空卻映耀暖陽,戴昌易和採收菱角的婦人們正在忙活採收菱角的農務,只見婦人們穿著長袖衣裳和袖套,把全身裹得嚴實,再套入橡膠材質、一體成型的青蛙裝,戴著斗笠與口罩在田水中邊跪邊向前爬,用雙手將菱角莖枝拿起來,一個一個摘下閃現漂亮紫紅色、菱角尖朝下代表成熟的菱角後,放入身後的大鐵盆,把菱角莖株放回田裡,繼續找下一株。

圖片提供:採收菱角的婦人全副武裝,坐在田裡辛勤採收。

「採紅菱」描述曾經的浪漫
這天陽光燦爛,雖然北部下起寒雨,但是台南市官田區的天空卻映耀暖陽,戴昌易和採收菱角的婦人們正在忙活採收菱角的農務,只見婦人們穿著長袖衣裳和袖套,把全身裹得嚴實,再套入橡膠材質、一體成型的青蛙裝,戴著斗笠與口罩在田水中邊跪邊向前爬,用雙手將菱角莖枝拿起來,一個一個摘下閃現漂亮紫紅色、菱角尖朝下代表成熟的菱角後,放入身後的大鐵盆,把菱角莖株放回田裡,繼續找下一株。

今年56歲的戴昌易雖然在成長時期經常幫忙家裡農事,但服完兵役後他從事駕駛拖車行業,直到40歲時才轉換跑道務農,同時經營插秧機代人插秧事業,從台灣頭到台灣尾,都能見到他的蹤跡,如今有子接棒,他不用再全省走透透,而是留在家鄉照顧田園。

圖片提供:菱角農戴昌易。

用水的浮力測試品質

他說,務農最高興的當然就是農作物豐收,尤其當摘下菱角的瞬間會發出「啪啪」的清脆響聲,讓他甚感悅耳,心情特好。由於採收菱角的時間是早上5點到下午2點,即使下半身浸泡於水田裡,上半身仍要承受來自豔陽的曝曬,「已經很熱了,青蛙裝的橡膠材質無異是『火上加油』,更熱曬」。

而婦人們將菱角收集上岸後,戴昌易便分批將它們倒入田邊的大水桶裡,一方面清洗田土污泥,一方面也利用水的浮力測試菱角仁的品質,由於光是看菱角外觀無法分辨品質好壞,但飽含澱粉的菱角會下沉,次級品則會浮於水面,他便據此分級包裝,送交到農會,當天下午即轉送至台北農產運銷有限公司拍賣。

農民利用水的浮力來分級菱角品質。

戴昌易說,菱角放入冷水鍋後開大火煮滾,可適時加入鹽巴調味,之後轉中小火再燜煮50分鐘後熄火,10分鐘即可掀蓋食用;如果兩三天內可吃完,放冰箱冷藏即可,否則就存放入冷凍庫延長賞味期。他說,有老饕會「厚工」的備妥蒜頭醬油當調味料,這也是很棒的吃法。

人與鳥和諧共處

每年4月收割稻作後,戴昌易會先在田水裡播撒苦茶籽榨油後剩餘的殘渣——苦茶粕,除了可當作田土的有機基肥,也對蟲害和福壽螺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,之後就能將去年特別揀選過而留存的優質菱角種子泡水,發芽後便能將菱角植株定植。

一顆顆紫紅色的菱角都是農民的心血。

「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著作權,請來信或留言告知,我將儘速移除相關內容」